Post category:課程學習 於2023年2月17日籌備處特邀香港生活書院(School of Everyday Life)總監嚴惠英及其團隊葉洛民、溫善婷等老師,分享互動學習的生活構想。生活書院是香港非營利慈善教育機構,以探索生命、文化及環境教育為主旨,透過藝術、體驗式的活動學習,提供兼具智慧和視野的生活願景。該書院秉持日常老和尚慈心及文教理念的宗旨,以生命教育為核心、多元的教學模式為基礎,設計出體驗式工作坊與互動式展覽館。 展覽館構想及設計原則是:連結個人生活的經驗―先是針對習以為常的認知,提出挑戰、疑問,再者提供真相及正確的認知,以牽動內在情感和對自身、他人生命的關注,進而引發後續的希望、行動和改變。以下介紹生活書院別具巧思規劃、用心設置的三個展覽館,提供了學習與分享生命概念的平台,強調互動、體驗式的教育。 〔田中研習室〕 學習有機就是生命,連結學員生活經驗、藉由主題課程引導學員說出想法並進行交流,繼而拓展思考角度。例如:藉由動畫及紀錄片追蹤食物的源頭,從發掘泥土內的生命力,也透過認識節氣,發現自然界與我們生活緊密連結的關係,加上聆聽有機農夫與其他物種相處的故事,從而謙卑地與大自然合作。 戶外學習透由五感觀察、農務體驗、辨識植物、製作小食等方式,了解種子到食物生產過程及時間,學員參觀完展館後發現,選擇吃的食物是改變世界的開始,若能與大自然共生、順應自然,不僅是農夫的修行,更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修練。 〔食物研習室〕 透由動畫及五感觀察體驗,引領我們從種、養、製、買賣到煮食,與食物一起經歷它的旅程。另外,仔細地發覺加工「食物」的內涵,檢視每天吃進肚子的是不是食物?繼而學習一起「如何食」。 另外,正念食堂從正念觀察、品嘗,讓心沉澱、靜下心來過程中,重新連結與食物關係,學員參觀完後,便能省思透由每日的三餐,我也能為這個世界改變! 〔感恩研習室〕 以感恩為主題的體驗式學習展館,透過觀察和思考日常生活的種種實例,扭轉習慣性的角度,培養我們發現美的眼晴,看見生活的美好。讓我們學習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探尋溫暖,抵擋冷漠時代。例如:從日常用品中的衣服,讓學員思考其旅程需經過多少人的手?是誰成就我的生活?透由不斷的體驗練習,引發我也可以為他人多付出。 除了三個展館分享外,生活書院已慢慢改變模式,以「慈悲為本的生命教育計畫」主動走入校園,與更多教育現場的老師合作,傳遞核心理念到更多人心中,讓世界更美好。 更多關於〈生活書院〉訊息請參照 @ https://everydaylife.org.hk/https://www.facebook.com/schoolofeverydaylife/https://compassionatechildrenhk.org/ Please Share This Share this content Opens in a new window Opens in a new window Opens in a new window You Might Also Like 【實驗教育的現況分析及未來願景】 22 6 月, 2021 【淨零政策下的(農業)土壤生態系經營策略】 13 9 月, 2022 【以社區作為第二校區的教、學、服務經驗分享】 5 1 月,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