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給孩子最大可能性時孩子會改變,孩子其實有無限可能的,當給他們機會時,孩子就會開始討論及準備。
四、破繭:我們缺乏的,是觀念,不是資源
「繭」是我們的心被綁住了,心不自由,觀念被綁住了,我們缺乏的是觀念,不是資源,談到實驗教育鄭教授建議要去思考以下幾個觀念:
(一)誰把孩子當白老鼠? 一直用舊方式、舊思維才是把孩子當白老鼠。
(二)瑪莉亞﹒蒙特梭利說:「再小的孩子,都想過有意義的生活。」實驗教育是一個典範轉移,孩子從被動接受的容器,回到可以自主學習,是能夠主導重新定義生活的人。
(三)瑪麗,亞蒙特梭利說:「我們必須先相信,所有的人類都是自己發展的。除此之外,我們不能做更好的事了。」這是典範轉移最重要的觀念。
(四)傳統,沒經過批判,是不值得遵守的。
五、啟程與同行
實驗教育的重點工作包含:
(一)自我檢視與內部共識建立:看到自己的問題,建立一起打拼、改變的共識。
(二)建構理想學生圖像。
(三)設定達到理想圖像的方法:課程內容、教師進修、漸進策略。
在台灣做實驗教育已有政府政策與支持系統,可以善用:
(一)建置陪伴與輔導實驗學校系統。
(二)強化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系統。
(三)建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系統。
(四)給予實驗教育經費補助。
(五)推廣實驗教育創新理念。
最後,感恩鄭教授送給我們很經典又很入心的一句話:「只要是人造的,就可以被改變」,這就是實驗教育最重要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