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category:課程學習 6月20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趨穩後,佛教學院教師社群首度恢復實體研習,本次專題演講參與相當踴躍,邀請秀明自然農法協會黎旭瀛醫師,為我們介紹開講,現場有25 位,線上更約有30位聽者,何以會如此吸引人?或許是訊息中同時傳播了黎旭瀛醫師的訪談影片,聽眾事前已先目睹黎醫師身著工作服,在農場中如常工作,回答記者的提問說:「回到農場…雖然是很累啊,也是很有趣!」只見黝黑清瘦的他,擦擦汗後,笑著回答:「樹蔭下喝口水,吹一陣風,啊,真幸福…」這樣率真而堅持的人,定有他深刻的體會值得學習吧!而演講主題:「秀明自然農法」則號稱「讓植物把它的生命發揮出來」,其實施綱要中更揭示主要目的為「藉著農業活動,達到培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心,提高感性能力及人格養成。」這樣看重心靈提升的農法,怎會不具吸引力呢?演講在馮豐隆教授引言後開始,黎醫師首先說明推動秀明自然農法的緣起:十幾年前,為了根本解決大女兒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而開始自己種植蔬菜,因為他相信從飲食改變是最快的方法。經由自身的長期實踐,被稱為「農醫」的黎醫師剴切地說:「自然農法是順應四時季節的自然節奏、順應植物生長的自然需求而栽種的一種農學,與醫學有類通之處。」其次,由正面的利益說明自然農法如何「不施肥,讓土地更健康」?於日本首倡秀明自然農法的岡田茂吉先生,在1935年便主張:土壤本身如同肥料堆一般具有植物所需的足夠營養,結合來自日、月的火、水元素,已有豐沛的正能量滋養植物茁壯。人類應當做的不是額外施肥,而是維持土地中豐富的微生物轉化作用,使土地柔軟、不硬化,只要創造健康的土壤,植物的根系會強壯,更具生命力。 接下來,黎醫生更藉助圖片與影片等媒體,清楚呈現栽培事實與相關實驗結果,分享給大家許多打破現代農業迷思的觀念。例如:稻子喜歡通風,插秧時只需兩三株一叢、福壽螺並非害蟲,是除草義工等,令與會者耳目一新。此外,旭瀛醫師也從負面作用來辯證:為何不可隨意施肥?一方面,人類愈施肥,造成微生物不必工作,土地相對變貧瘠;另一方面,也用細胞剖面證明,其實是肥料吸引了蟲過來啃食。更糟的是,人類以農藥對待害蟲,農藥也會污染大地,甚至造成危害子孫的即刻報應。同時,也以農產品存放等實驗,來證實:自然農法種出的作物比慣行、甚至有機栽種的秋葵有較長的保存期,腐壞時也不致生成黴菌、臭味等負能量,因而提醒大家:我們怎麼對待土地,它便回饋給我們怎樣的食物。最後,黎醫師借助兩張簡報作結論。一張是用兩種竹林生態的相片比較,強調秀明自然農法並非「毫不作為」,而是用心觀察:怎樣做才是對竹子的生長最好? 而最末張簡報出現藍色星球的圖像時,黎師則語重心長地祝願:「期待一起度過陣痛期,出生新的文化!」可說是畫龍點睛的吐露其所以堅持十幾年的核心理念:自然農法不只是一種農業技法,更是一種尊重自然的生活態度、生存理念,甚至是涵攝農業、醫學與教育等人類文化的生命哲學。 Please Share This Share this content Opens in a new window Opens in a new window Opens in a new window You Might Also Like 【心靈生態大學的建構】 20 9 月, 2021 【輕食、舒展、瑜伽、靜坐、耕讀-阿南達瑪珈靈性生態村參訪】 15 3 月, 2020 【觀音信仰的承繼與展望】 21 6 月,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