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舉法師、清幢師帶領籌備處一行11人,2019年7月15、16日特別拜訪兩所以宗教研修法籌辦、國內佛教學系之標竿學校-法鼓文理學院及佛光大學佛教學院的佛教學系,期能取經其豐富之辦學經驗,做為未來設校的參考。
成立佛教學系緣起、目的與方向,過程遇到那些挑戰、做了哪些改變,整體系所的經營理念、方向與課程設計及書苑生活的學習方式。先設立研究所或大學部的抉擇關鍵點為何?招生策略與課程規劃和畢業生的職涯進路等,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議題。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及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教授娓娓道來為實現聖嚴法師大學院教育的宏願,法鼓自1992年提出申設,2006年申請成立「法鼓佛教研修學院」,至2014年5月才正式成立法鼓人文社會學院,2014年8月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成立法鼓文理學院,過程如何配合政府法令堅持辦校的艱辛歷程,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兩位還特別為我們介紹了佛教學系以心靈環保為核心的課程結構,以跨界與轉型的工型博雅人才培養為目標,具體作法就是在博學多聞-閱讀、紀錄、研究、發表、實行,與雅健生活-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中融入悲智和敬的校訓。並親自示範隨身攜帶牙刷,及如何用番茄時間做好時間管理,佛法就是這樣和博雅教育結合,落實在生活中,而每天早上9:30和全校師生喝咖啡更展現校長的親民作風,體現博雅教育強調師生互動的學習精神。
感恩佛光大學佛教學院萬金川院長、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的親自接待,分享如何培養自律、自信與自覺的幸福教育。不同於法鼓以招收僧眾為主,佛光以招收在家居士為主,且以高中應屆畢業生為多,國際生也接近半數。最具特色的是強調共住、共學、共食與共煮的書院生活,形塑與人和樂相處、合群守紀的人格特質。配合佛光大學專業學程模組化,就業學程化,學生除了佛教學系必修的解門行門的必修學程,還可選修他系1-2個學程,將所學佛法與其他專長結合。重視所學能有實務經驗,規定大三必須暑假實習,可至佛光山事業體系實習,畢業後優先就業。
兩校設立的因緣皆是創辦人的遠見與弘願,以及堅持到底的毅力與決心,加上具信弟子與廣大信眾的共襄盛舉,成就興學利眾的大學。僧團、事業體與學校通力合作辦學,將大學建構為學術研究、人才培育、接軌社會與國際交流的平台,並且都招生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解門知識性課程大多由學有專精之俗眾擔任,行門實踐性課程由僧眾法師承擔指導。都採獨立招生,生源有僧有俗,且招收國際生。成立之初皆推動募款計畫,凝聚眾人共業興學,在參訪了法鼓的校史館、佛光的百萬人興學紀念館之後,深深為其凝聚眾人心願而興學的精神所感動。福智佛教學院能在地球上誕生更是需要凝聚你我的心業力,聚沙成塔,必當能永續經營,光顯佛陀教育饒益世間的殊勝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