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於2019年在雲林縣東勢鎮龍潭村推行參與式預算,僅歷時7個月及10萬元的參與式預算實施經費,便成功培力村民開始群策群力、自費、自辦社區共餐,在毫無政府補助之下,每週5天共餐,迄今已1年,村民不僅每月持續自主捐款,就連兒少與身心障礙村民也願積極貢獻心力,另外還有由村民自力提供土地、菜苗的社區菜園,村民自發性當義工澆水、除草,照顧蔬菜,收成後更是提供村內老人共餐,證明每個社區都有無窮的民主自治潛能。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由一群放棄上班族生活、追求有意義生活的年輕人推動,原本想成立有機農企幫助在地農民,轉向投入環境保護運動,擴展轉型到參與式民主預算的推動,變成扶老、助老與社區改造,以參與式預算推動社區居民的民主凝聚,自己治理老化危機。從經費分配、預算提案的表象,進一步深入「原子化」的社會問題,實踐經驗中,劃定小範圍推動的原則,落實「周而復始」地「挨家逐戶」,以尊重、傾聽喚醒村民的自重,點燃並欣賞住民智慧與行動力的展現,反思、實踐、務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並作為公共決策課程模組建置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