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要怎麼修呢?法師說到,行為/感受背後必有見解,見解改變行為/感受就變。見解如何改變?透由正知見改變理路,然後行為跟著變,接著習慣改變、性格改變,命運也就跟著不同。正知見需從聽聞而來,因此聞思修次第由此建立。
接著談到「正明修法」中第一「正修時應如何」的「六加行」。法師特別提出〈普賢行願品〉中「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刼,讚佛甚深功德海」,引述真如老師解釋,這是思維佛菩薩功德修信念恩,內心達到非常澎湃的一種心境,一張嘴巴不夠,希望化現好多好多嘴巴來讚嘆都讚嘆不完來說明「禮敬支」。而「隨喜支」是「不須劬勞積大福,隨喜善事最殊勝」,佛菩薩捨頭目腦髓求法利生,就隨喜祂,功德就一半了,不過這一半還需前提。所謂隨喜,就是跟隨、跟著高興。經典說隨喜要像飢餓的乞丐父子,兒子得到金塊,爸爸超級興奮,因為這跟爸爸得到沒什麼差別。
最後,「勸請轉法輪支」,「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法師說,法不孤起,仗緣方生,諸法都是相互觀待,就是要有人勸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如得法師提到性華法師為法師們上課,課前會彙整大家的提問及他備妥的答案呈給真如老師,老師很歡喜,老師用心教,學生用心學並回饋提問,就是勸請轉法輪。如果教完如石沉大海,那師長教我們有什麼用?
分享到此,正如如得法師所說,聞法是永不滿足的。聲聲讚嘆,期待下月線上再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