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佛教學院籌備處於2021年12月17日在古坑心靈生態村駐地工作室實施教師社群課程,主持人曾旭正教授說明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在地社群經驗及未來居住、辦學想像,另特別邀請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先生,介紹《互住時代》出版緣由、國外主題案例。本次的課程內容與福智佛教學院未來辦學,實施師生住村的概念非常相關,在綜合交流時針對「合作住宅」主題也獲得熱烈迴響與討論。

曾旭正教授引言中提到,因為整個社會流動及家庭型態、社會對個人約束力的改變,找到共同理念的人住在一起,共同經營理想生活是有可能性的。這種推動合作式住宅及現在共融的生活,在北歐已有相當長的歷史,OURs都市改革組織從無殼蝸牛時代一直到現在都非常關心此議題,這兩年已經出了2本書:《合作住宅指南》及《互助住宅》。今天特別邀請彭揚凱秘書長針對大家非常關心的「同修共好,互助共老」議題,以《互助住宅》新書分享會方式,並舉例為大家說明。

彭秘書長針對「合作住宅基本理念」,並採三個真實案例針對高齡化、單身,以及生態實踐共住共好等角度來談。什麼是合作住宅(co-housing)?合作住宅泛指,由一群志同道合者組織意向型社群(intentional community),透過共同合作, 直接參與住宅生產模式,如集資、找地、規劃設計、興建、自我營運等,打造符合其需求的居住社區。為何要推動合作住宅?彭秘書長舉銀髮族、障礙者、年輕人為例,說明推動合作住宅是為了因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面、價值觀的改變及經濟面的考量。並以成立於1972年,國際公認第一個合作住宅社區-Sættedammen 蘇德姆社區,從「社區組織面」、「居住價值面」談合作住宅所具的共通特質,舉實際案例介紹合作住宅也可以是多元形式的。

進而以實際案例介紹三個不同面向的共同住宅,第一個案例以「你我.共老 co-care」為主題介紹位於加拿大西邊的Harbourside cohousing,從創辦者發想到完成入住的整個歷程,建置一套分散個人風險的照顧模式,除設置護理套房,也包括就醫接送、倡議、申請社福服務等合作協商整合。
第二案例是以英國單身熟齡「女子」女子的New Ground Cohousing為例,從其組織成立與Housing for Women成為夥伴關係,完成英國第一個為熟齡單身女性共居量身打造的意向型社區,以創建「保有獨立尊嚴且互助支持的熟齡自主生活」為核心共識,期成為一個「平等、民主,共同對抗寂寞」的社區。
第三個案例是英國的生態共好 eco-village Low Impact Living Affordable Community,這是由五位創始人耗時七年,在城市中建造出英國第一個結合合作住宅及生態村的社區,與麻園村模式最為相近。彭秘書長看了麻園村周遭環境,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地方,在麻園村及其周邊也許我們可發展出一套屬於我們自己的需求、價值以及一些經濟面的生態村模式。課程最後,一位老師分享麻園村周邊已完成的建宅及室內設施,回應、感恩彭秘書長所提內容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與幫助,期待彭秘書長能給予我們更多指導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