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福智佛教學院籌備處邀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碩士並從事有機農業之農友張顥嚴以「有機皈心路」為題發表演講。張顥嚴先生師事國內土壤調查與整治之專家陳尊賢教授共六年,並從2014年起擔任廣論研討班班長,曾獲選行政院農委會第三屆百大青農,第一屆新南向青農大使,承接父親恆誠農場事業,農場的產品並於去年上架里仁通路。2019年10月張顥嚴受邀法鼓山「對應氣候變遷--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分享「結合佛法觀念的農業生產模式」,兩年後的現在,更顯其在有機農業實務工作中體會佛法的深廣度。

父親張恆誠早在民國79年就開始種植有機茶,堅持不輟二十多年,但突如其來的健康問題讓茶園擱下,張顥嚴為了不讓父親長年心血化為烏有,他決定回家接下荒蕪茶園,回到南投竹山老家接手父親的有機茶園

張顥嚴透由這幾年的實務經驗,鬆動以往對從事有機耕作的刻板印象,他認為只要能靜心觀察,有機耕作是可以很輕鬆的。例如現在缺水的情況,一般茶農拼命找水、認真灌溉,為的是讓春芽生長;但張顥嚴的茶園並不認真灌溉,因為茶樹已具備度過乾旱逆境的能力,土壤生態系統營造的疏鬆土壤體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空氣與水,因此即使什麼事也不做,茶樹也不會死亡,張顥嚴將此稱之為「植物的智能」。農夫要了解作物收穫所需要的條件,等待或是促成條件具足,自然就會豐收。張顥嚴希望他的經驗能讓小農建構產業的過程更加穏定,農村的生活與生產不脫節,進一步有更多的時間來增進心靈成長。當生活穏定下來,心才能定下來觀察,觀察地越深細,就會發現一切皆本自具足,條件只要對了,結果自然而然就會長出來。

張顥嚴笑稱自己曾是一個「迷信科學的人」,迷信Liebig的無機營養學說,迷信植物營養與其相關的施作技術,迷信人定勝天與可控的思維,排斥一切的不確定性,要求固定可回收的報酬,企圖把自已包裝得很精明很成功。由於接觸完全没有農業相關知識和經驗的醫生娘麗芳姊的茶園--没施肥也没灑水,卻有慣行農法一半的產量,麗芳姊的例子,讓他開始省思,什麼是有機?有機農業之父Sir Albert Howard曾提出「生命之輪」的概念,物質與能量在土壤體中循環,生命之輪的一端是崩解,有機物質透過生物活動逐步將物質與能量混和至土壤體中;另一端則是新生,植物與土壤生命利用或吸收這些物質與能量進行生長、繁殖與代謝,有生命力的土壤生態系統,就是有機。透過從事有機農業,張顥嚴從線性的可控思維,逐步轉變為整體論、整合論者,拼湊有機生產的本來面目,並依此去建構他的有機農場。

張顥嚴說;「什麼是有機?有機,就是有生機,所以有機農業,就是有生命力的農業。」更進一步追問有什麼生機,就是土壤有生機,有生命力的土壤體,農夫的工作,就是引導生命進到這個土壤體中,建構土壤生態系統,這樣才能稱之為「有機農業」,這也才是有機農夫真正該做的工作。

張顥嚴說農業完全可導入佛法的「緣起觀」:當因緣條件具足了,結果自然呈現;若條件不具足,卻硬要有結果,就容易產生問題。例如:作物產生病蟲害的原因可能反應土壤條件的缺乏,例如:土壤空氣、土壤有效礦物質養分、土壤生物活動等,一般的農夫發現病蟲害後的直覺,卻是噴農藥直接關掉大自然的「訊號」,但這樣的行為是否真的解決現象背後的問題?

張顥嚴提到佛法對於有機農業的貢獻在於農人心念的轉變,一個有機農園所展現的樣貌,就是這個有機農友對「有機」這個詞彙的認知,因此改變有機農友的認知,就能改變整個有機農業呈現的樣貌,或者說隨著有機農友認知「有機」的轉變,他所做出來的有機農業的樣貌也隨之轉化,也因此佛法才對從事有機農業有絕對的價值!這也就是張顥嚴先生所體會的「有機皈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