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5日籌備處特邀香港出生成長,先後在港、臺、北美及藏區等地受教育,今定居臺灣的佛教學者–劉宇光教授分享其佛學研究的學思歷程與反思。劉教授主要研究大乘佛教哲學、當代佛教社會運動等,並通達佛學研究工具,具有深刻的人文關懷與洞悉力,引領學界對當代佛教的許多研究課題。
對於大乘佛教哲學劉教授主要關心兩個體系:一個為玄奘法師的唯識宗;一個是宗大師的中觀。二者的共同性是把佛教量論納入兩個體系思想中,將教理盡可能理性化,加入信仰、實踐、體驗的成分,發現真正的理性化才是宗教生活或實踐時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唯識的諸多議題中,針對所知障、煩惱障、語言及禪修理論等研究,從不同角度深入詮釋,如:所知障-有人認為知識越多越是障礙,事實上,以玄奘唯識的觀點,大乘行者在實踐慈悲的過程中,如果由於知識的不足,將導致無法將慈悲完全落實的障礙,必須依典籍來澄清,這涉及對佛教對知識的看待,是不能模糊的。劉教授又從心理性、倫理性角度的深入系統探討煩惱障,這些探討唯識跟上座部的諸多對話,更是從佛教倫理學談論煩惱及其本身的理解。而語言部分,必須從佛教觀點理解語言的性質、功能、才能更好處理佛教教義及實踐。以上研究會酌情引入西方哲學想法、輔以文獻學、語言學為背景來深入分析。在宗大師的中觀宗中,優先關心世俗諦部分,其特色是以因明量論為核心,亦是格魯派極特殊的觀點,此部分涉及方法論考量,不僅哲學還有宗教上實踐討論,加上對世俗諦理解,進而影響二諦及勝義諦理解。
當代佛教的部分,劉教授主要研究藏傳跟上座部的佛教社會與僧團、國家政權關係,如;泰國僧團、馬來西亞的佛教、戰後香港佛教的政教關係,還有俄國藏傳佛教等探討。以泰國僧團為例,農民是佛教的社會基礎,當現代化來臨,農民受到衝擊時,僧團如何做回應。泰國比丘尼僧團的暗中成立,不僅是宗教議題更是社會議題。馬來西亞佛教很重視公民意識,值得作為我們借鏡。戰後香港佛教的政教關係研究,其背景有好幾重效忠,具多重複雜性研究。在俄國蒙古人的藏傳佛教是源頭,它具格魯派的傳承,加上特殊的自我認同,更有著族裔責任,希望為所有蒙古人帶來現代化。
另外,佛教與公共外交、佛教與國際政治、宗教與國際關係等都是劉教授未來想研究探討的議題。最後劉教授非常肯定福智致力於格魯派典籍翻譯、關心土地生態及發展佛教社區,對社會的貢獻良多,期待劉教授未來給予佛教學院更多指導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