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佛教學院籌備處於2020年11月20日邀請交大資財系黃宜侯教授,線上分享「淺談經濟與財務理論中《緣起》與《利他》之元素」。第一部分「財務」的分享,先從總的角度談財金市場與機構存在的核心意義;再從個別的財務角度談公司經營目標。說明二者皆存在利他元素,希望讓聽者能從中破除「財務」是以利益為中心、唯利是圖的看法。第二部分介紹總體經濟學之中,經濟成長與景氣循環兩個重要理論,說明總體經濟的面貌不易了解,背後有重重的緣起,不能以片面的認知做決策。

完善的財金市場(如股票市場)與機構(如銀行),扮演資金需求者(企業)與資金供給者(投資人)間的中介角色,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借由促進資訊的對稱讓投資人得以獲取合理、安全的收益,企業也能順利取得資金能進行投資、生產,促進經濟體系良好的運作,若無此機制,則資源的分配會處於沒有效能的狀態,易讓需要資金的企業無從取得或以高成本取得資金,投資人也無從適當分配資金。

黃教授引用施振榮先生所倡議王道精神中定義的利他,主張饒利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事物,即是利他。競爭確保資金被善用,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達到饒益企業和投資人的同時,也收取適當的報酬。此時競爭誘因乃必要之惡,「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然而金融機購有時卻也利用擁有資訊的優勢進行炒作,賺取價差中飽私囊。黃教授提到開學第一堂課就會問學生為何而戰?教導學生不能只求自己的利益,若只為自己一時的利益,絕對會帶來更多的痛苦。反過來看,若能在職涯起點就知道,金融市場真正的價值在促進經濟體系良好的運作,則會有持續參與的熱忱,否則許多財金產業從業人員,容易在對自身價值而錯判下迷失於生命的方向,並舉華碩前財務長在人生高峰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寶來證券創辦人亦如此。

談及「企業經營目標」,公司股東希望公司獲利最大化,而現代企業面對多元的股東,會追求極大化當下市場價值。因為企業不只面對股東(shareholders),更要面對所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需考量包括經理人、僱員、股東、貸款者、社區、政府等對象的整體利益。ESG( 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 是當前財務市場評估公司價值的重要指標。企業要面對所有利害關係人,不能有代理人的問題(agency problems),以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方式,讓公司代理人謀求私利的問題降到最低,進而最大化公司價值。Doing good (如環境好照顧),價值就會反映在市場上(doing well) ,股票價格、債券價值、公司聲譽都會維持。黃教授設問:「好的經理人知道公司的聲譽是最大的資產」是不是陳義過高?他引用福智僧團如俊法師說過「種蘋果,絕不會長出苦瓜」因果錯置的喻,強調:社會上有些人藉由違法犯紀得到一些利益,可能以為違法是獲利的因;很有可能這些人若誠信實在地去做,反而會做得更好。另一方面,根據美國Aspen consensus的報導,公司決策者常願意做更多善舉,而不去少做傷害的事。商業競爭場上常以利益為優先,容易去合理化為了生存而可能造成他人的傷害之作法,如前幾年的餿水油事件,為了企業競爭造成傷害,而該企業老闆同時又高額捐輸慈善機構即是一例。我們須促使下一世代更強調社會責任,企業的永續經營將會是下一波研究的方向。

接著,黃教授概說三個重要的總體經濟理論:解釋和分析(1)短期經濟發展局勢的景氣循環理論;(2)長期經濟發展局勢的古典理論;(3)更長期經濟發展局勢的成長理論。要了解總體經濟的面貌不容易,三個理論需要掌握得很好,三個都還在發展,且互相影響。背後完整的運作機制難以全盤了解,以自己僅限的觀察做政策決定常常會犯錯,例如貨幣政策擴張造成利率上升或下降,不同理論結果卻相反。以實際經濟為例,2004年起台灣人均GDP首次被南韓超越並持續至今,但若加入購買力因素調整之後的人均GDP,台灣反而高居全球17名,德加法英日南韓都落於後。因此端看GDP排名角度並非全貌,南韓人均GDP伴隨著物價上漲而提高,台灣因為選擇守住物價,GDP所以成長低緩,並非表示台灣失敗或他國成功,事情的全貌常不易以單一角度論斷。

黃教授為 Solow 成長模型立宗:經濟成長靠資本累積,資本累積靠拉力(投資)、推力(折舊)二股力量動態調整達到穩定均衡。這理想中的平衡點(穩定資本存量)的左方與右方,各有其推力與拉力,背後有許多甚至上百個影響參數,且須各項因素之因緣和合才能達到。越接近理想平衡點,成長就越慢越難,可謂「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這理想的平衡點,也是隨時處於變動之中,因此我們能努力卻不能執取。

最後談及凱因斯模型, ISLMADY皆是由因緣和合而成,不具恆常體性,非由本身之境界所成立,結合佛法要義說明此又是一個兼具拉力和推力的例子。凱因斯模型僅僅是短期模型,若沒有搭配長期模型,對總體理論仍是一知半解,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總之,若對事實真相沒有完整的理解,僅由片面的認知來做決策,恐怕只能一時消抵表相,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對比在我們短短的人生過程亦如此,所以我們需要有善知識引導作為分享總結。

黃教授的分享引起線上參與者的熱烈回應,有老師舉過往國際發生的一些財務金融風暴,指出因資訊不對稱,企業倫理變成非常重要的課題。黃教授指出,只要確保資訊揭露的機制,相信就會是一個善的循環。另一位老師關心,若一個國家社會只是看GDP或GNP,否是過度追求物質的成長?相對忽略員工幸福快樂的指數?追求經濟成長是否也可顧及人文的提升?黃教授指出,有志之士有在做,但只有少數人有此概念,還不是主流。機制建立過程,有志之士可以協助脫離過度重視物質,往心靈與人文移動,未來能否被認可,需要大家不斷營造共識。鍾昆原教授鼓勵黃教授繼續往下發展,能否找到企業經營的業果法則,期盼此議題能作為黃教授的斜槓,將來能協助開發特色課程培養利他的人才。周文祥老師讚嘆黃教授將六祖壇經的經義融入,邀請黃教授加入籌備處,一起為佛教學院籌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