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福智佛教學院籌備處邀請嘉義大學中文系蔡忠道教授,為我們演講「合則雙美,離則兩傷-儒佛會通管窺」。蔡忠道老師以印光大師(1862-1940)所說:「盡性學佛,方能盡倫學孔;盡倫學孔,方能盡性學佛。試觀古今之大忠大孝,與夫發揮儒教聖賢心法者,無不深研佛經,潛修密證也。儒佛二教,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闡釋以「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闡釋「儒佛會通」的意趣。
而日常老和尚在《論語摸象記(上)》也說:「我愈來愈感覺《論語》之美,你先去背它,背熟了就把它當詩詞一樣,經常優遊涵泳,然後在生活當中去用、去體會,如果善巧的話,你會發現你所用的不是《論語》,就是《廣論》。」更是呼應印光大師所言,當一位學佛者學習儒家之後,在生活上實踐,會深刻體會儒家與佛法交相輝映的美。

一、儒佛會通的基礎
1.歷史發展相互趨近
可以就兩個面向來談,首先儒學的宗教性趨向,蔡忠道老師以《中庸》說明其開展出儒學的宗教性,例如:天人合德 (天人不二) ,修養學習是人對於天道的回歸,亦指出杜維明終極的自我轉化。在在顯示儒學之中追求人的超越性與宗教性。

其次,近代宗教的入世傾向:蔡忠道老師指出近世幾位祖師大德,如六祖惠能「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壇經》) 。 百丈懷海禪師當思古文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誡。(〈百丈清規〉)。
以及,太虛大師提倡佛教的人間性,印順導師強調自利與利他合一,星雲大師以廣大的佛教事業開展佛教的人間性、生活性。均使人間佛教漸漸成為現代佛教的主流思想

2.思想行持綱領相似、核心思想相通
首先,是兩家整體的綱領相似。
儒家: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
佛法:
(1)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2)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

其次,是兩家核心思想相通。儒家強調仁與禮,如:
(1)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
(2)克己復禮為仁。《顏淵篇》
(3)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4)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禮記 .坊記 》
(5)辭讓之心,禮之端也。《孟子 》

佛法重視的是菩提心與持戒修持,如:
(1)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廣論》頁204
(2)1特若獲得暇滿具足,則須淨戒而為根本,施等助伴,無垢淨願為結合等眾多善根。現見修積如是因者極為希少,比此而思善趣身果,若總若別,皆屬難得。-《廣論》頁65

3. 追求的境界相近
三者,兩家追求的境界相近,儒學-追求的依次是士、君子、聖人。聖人是既仁且智者。而佛法-追求的依次是居士、菩薩、佛。佛陀即悲智圓滿者。

二、儒佛會通的進路
1.關注生命、重視實踐

蔡忠道老師指出明‧蕅益智旭(1599-1655)的典範:「兩家(案:指儒、佛二家)性學,世罕兼通。年二十,看顏淵問仁章,竊疑天下歸仁語,苦參力討,廢寢忘餐者,三晝夜,忽然大悟,頓見孔顏心學真血脈真骨髓。因識孔子聞知之傳,誠待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人,非漢宋諸儒能擬議也。越四年,知出世大法,發心離俗。」乃由於領悟了儒家的核心—孔顏心學進而發心出家,體現出儒家、佛法共同之處都是生命的學問關注生命且重視實踐。

日常老和尚更提出佛法深廣,必須以佛學為階梯。這是因為佛法的推廣,必須與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融合,在漢地,自然以儒家與佛法之相融是最接地氣的。

2.清淨而廣大的發心
再者,儒家與佛法共同都有純淨而廣大的發心,以行其道、利益眾生免於苦難為目標。
儒家: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引自《論語•微子》)
佛法:悲功德者,如諸有情為煩惱縛,無所自在,能仁亦為大悲繫縛無所自在。是故若見諸苦眾生,常起大悲恆無間斷。(引自《菩提道次第廣論》頁101)

3.調伏自心
儒家與佛法均以心法要–內淨心意、自我調伏為相共之處,都不是講道理, 而是要去實踐的,是身心性命之學, 要真正在人生當中受用的。是要在文字領會的基礎上去實踐體驗,亦即透由文字的基礎、見解的建立、實踐的體驗、進而達到生命的改善。

4.由儒顯佛
藉儒家思想發揮功能性的作用,以彰顯佛法的內涵。日常老和尚在解釋儒學的時候並沒有偏離其內涵,並且用佛法再去深化儒家的內涵,亦即以儒家為台階跨越深化至佛法。蔡忠道老師特別以日常老和尚講述《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與《論語》「克己,復禮為仁。」說明兩家暗暗相通之處,並且透由儒家的行持,彰顯佛法的最圓滿境界。

日常老和尚說:「明德」就是我們本性的光明,這個無德不圓,它叫明德。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就說,這個真如,就是性空真如也好,那麼不管什麼,佛達到最究竟的圓滿的狀態就是這個。為什麼不明呢?因為被惑、業,惑就是無明、煩惱,造了惡業,不管是惡業固然是不行,善業有雜染的都不行,所以遮蓋住了,所以看不見。所以「大學」,這個大人的學問怎麼辦呢?明,要把它恢復它的光明。如果我們這樣去看的話,那不是要成佛嗎?所以自己要達到這個,還要「親民」,還幫人家也做到這個。自己自利利他,才止於至善,達到究竟圓滿的狀態。(引自《論語淺釋》(下),頁4)

「仁」是什麼?叫「克己復禮」。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為我、私欲,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為了這個。說這個不對,要怎辦呢?克制它。拿什麼東西來克制?有一定的法則,所以「克己復禮」,一定要合乎這個原則。這個原則,它的本質叫「仁」,講它運用的範圍、方法叫「禮」。(引自《論語淺釋》(下),頁9)

然後呢這個裡邊有一個根本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進一步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大學》、《中庸》整個地就講這個。……這種心裡面,如果我們進一步談菩提心,那我們就懂得了。(引自《論語淺釋》(上),頁114)

5.在佛攝儒
以儒學為客體,進行「以主攝客」的論述。這種「在佛攝儒」的論述方法,最常表現而為「以佛解儒」的思考方式。可由以下幾個層面來探討:

(1)孝道的闡發
「孝弟」就是仁的根本。孝是對尊長,特別是父母。日常老和尚以佛法來解釋,孝可分三層:
1)財敬供養—以好東西去供養;
2)身語承事—有事弟子服其勞;
3)依教奉行—這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孝道就是不改變尊長要帶我們走上去的這條「道」,依教奉行就是依循尊長教導,實踐這個「道」。(引自《論語摸象記》(上),頁13)

我們就世間來說,那孝是做人的根本;從佛法來說,由於這樣,那麼佛的這個菩提心才真正地生起。…世間這套東西,不但不是真正的報恩,反而使我們永遠輪迴生死。所以佛經當中有句話:「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你真正的孝順,必須使父母也一樣地能夠了解佛法,能夠超脫生死輪迴。
雖然同樣講孝,佛法與儒家稍有不同。那麼這裡也說明儒家主要的什麼啊?相當於我們《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那一部分的,那是本來就是做人的。佛法從做人的基礎上面,這超越、究竟圓成的。」(引自《論語淺釋》(下),頁16-17)

(2)五戒與五常
日常老和尚屢次以佛教的「五戒」等同於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之「五常」。蔡忠道老師並舉南朝梁‧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及蕅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來證成儒家與佛法之共同進路作法。

內外兩教,本為一體,漸積為異,深淺不同,內典初門,設五種禁;外典仁義禮智信,皆與之符。仁者,不殺之禁也;義者,不盜之禁也;禮者,
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引自南朝梁‧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

五戒即五常,不殺即仁,不盜即義,不邪淫即禮,不妄言即信,不飲酒即智。…然五常只能為世間聖賢,維世正法。而五戒則超生脫死,乃至成就無上菩提,以儒門但總明戒相,未的確全示戒體故也。」(引自明‧蕅益智旭《靈峰宗論》卷二)

總之,以儒學做為佛法的基礎,用佛法的解釋去深化儒學的內涵,上述兩家互通基礎旨在理路上的建構鋪成,儒佛會通的進路則重視在實踐的部分,將整個儒佛會通平台鋪陳出來。

四、結語

蔡忠道老師最後引東晉慧遠大師、明藕益大師、日常老和尚與張崑將老師的話來收攝總結,點出儒佛目標一樣,而人生有各種不同的難題,需要不同的智慧去應對,儒與佛正是可以提供我們最佳的解決之道。凡夫因緣起根器不同,有些智慧深廣–像佛法我們用不上,理解不通透,實踐不出來,儒家或道家或許可以在我們的根器與緣起上可以用得上,幫助我們跨越生命的難關,穿越生命的迷障,對我們都會有所幫助。

蔡忠道老師與一群儒佛會通的老師們很努力積極地規劃課程之外,更是透由與師長學習與實踐的修持中,嘗試將這些內涵放入課程中,同時蔡忠道老師更是撰寫論文至外面的研討會,將日常老和尚的思想與實踐發表出來,期許未來有更多學術界的學者老師們認識到日常老和尚,了解佛門有這麼一位非常重要的祖師大德對儒學有非常深厚的理解。